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中美亚太竞争性共处模式探析(6)

来源:亚太经济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3-1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从中美亚太共处的历史轨迹与现实走向可以看出,中美之间的竞争从未休止过。这是双方各自的战略所决定的。从美国看,其曾经长期奉行的接触战略不过

从中美亚太共处的历史轨迹与现实走向可以看出,中美之间的竞争从未休止过。这是双方各自的战略所决定的。从美国看,其曾经长期奉行的接触战略不过是要把中国改造为其理想中的样子,按照美国的规矩办,美国从来也不讳言对冲是美对华战略的一部分。如今,随着中国的发展路径与美国的理想目标渐行渐远,美国干脆摆向全面竞争和强制性合作,以从对华竞争中获得主动权。而中国对美战略中的竞争面虽然是隐形的,但这一面也确实长期存在并随着现实变化而不断强化。中国早期对美“和平演变”的担忧到后来对“颜色革命”的警惕,都表明制度分歧始终萦绕中国外交考虑,从而决定中国绝不会加入到美西方阵营,成为其圈子里的“小伙伴”。这使中国难以真正接纳美国在亚太的同盟体系及军事存在,因为冷战后美亚太同盟体系的主要对手就是中国。而美国在中国近海进行抵近侦察无疑令中方感到安全威胁,美对台海、东海、南海的插手更令中国主权安全受到挑战。在经济领域,中国深化与东盟合作、加强地区经济机制构建也令美反弹,从奥巴马时期的TPP到现如今的中美贸易战,双方竞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。

澄清如上事实并非要煽动中美走向对抗,而是理性客观地看待中国崛起必然引发的美国反弹,这是维护双方关系总体稳定并朝积极方向发展的第一步。上文已指出,中美“竞争性共处”既不同于遏制,也不同于对抗,而是以竞争为主导、不排除合作的一种共处模式。在此模式下,健康竞争应成为两国有识之士共同引领的方向。具体到亚太,应遵循如下准则。

一是竞争有底线。中国始终坚持“不冲突”、“不对抗”是对美构建“新型大国关系”的前提,应继续坚持这一原则。尽管中美“竞争性共处”已成大势所趋,但这种竞争决不能以失控为代价。应致力于中美危机管控,形成积极战略稳定而非相互确保摧毁的消极战略稳定。中美在亚太的危机管理经验已摸索了多年,除了中美之间本身的危机管控机制,双方与东南亚国家也签署了《海上意外相遇规则》(CUES),去年东盟防长扩大会还通过了《多边军机空中意外相遇行为准则》,此后中美政治与安全对话确立两军就《危机预防沟通框架》保持沟通,这些机制对于防止竞争转化为冲突至关重要。在南海、东海、台海等事关中国主权问题上,美国长期的介入使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努力始终面临掣肘,这也成为中美较量博弈的平台。近些年来,中国在维护主权上采取了更加积极主动的步骤,以渐进性、非战斗性方式逐步增强地区存在,而随着美对华全面竞争关系的新定位,其主动调动南海、台湾等议题的意愿上升。中美军舰在南海近距离对峙、美军舰再次穿越台湾海峡且提升对台军售的频次似成常态,双方较量、博弈的频率增大了。在此过程中应谨防对峙发展为冲突,除需进一步充实、实化危机管控与预警措施,中美还需保持密切军事交流,否则军方关系的“漂流”状态很可能造成双方误判。长远看,中美在台海、南海、东海应形成一种默契状态,而美国迈克尔·史文、罗伯特·罗斯等学者主张美国接受中国在西太崛起的现实[注]参见Michael D. Swaine, “Creating a Stable Asia: An Agenda for a U.S.-China Balance of Power,” Robert S. Ross, “Keeping up with China’s PLAN,”

二是博弈需良性。以经贸为例。美国针对中国“一带一路”从批评到应对采取了多项措施:国会通过法案,设立新机构加大对亚非等欠发达地区投资力度,试图以“私人投资”替代中国的“政府主导模式”;拉拢日澳优先考虑印太的基建项目,强调“基于规则”推进公平透明竞争环境;指责中国银行贷款条件隐蔽,对一些国家形成歧视、使对象国陷入“债务陷阱”而成为中国“附庸”等等。在此背景下,亚太多个国家采取了更为审慎的态度。马来西亚叫停中企项目,缅甸宣布缩小中国项目规模,泰国放弃中方融资等。应看到,中国在推动海外投资项目中法律、市场、规则等方面的确与发达经济体有一定差距,为防止与美形成恶性竞争,可提高贷款透明度,积极与美、日、澳等加强基建合作,从而做大蛋糕,引导共赢局面。可就何为“债务”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该问题与西方对话,探索既符合中国战略利益、也符合所在国长远利益的方法。对于投资对象国的意外状况应有所预见,搞好与各政党关系,多做民心工作,实现真正双赢。

从安全上看,中美在朝鲜无核化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,应就朝鲜半岛危机管控、半岛无核化具体路径、半岛长远政治安排进行沟通合作,防止中美陷入“地缘竞争”。在外交中应慎用“联系原则”,防止将朝核问题与中美其他领域的关系挂钩,同时仍应将无核化作为中国对朝政策的核心目标。应找到中国主张的亚太多边安全与美国盟友体系共存的方法,防止相互排斥,或滑向以中俄为一方、美日为另一方的冷战阵营。应防止在第三国展开恶性竞争,探索中美在第三方合作的可能性。

文章来源:《亚太经济》 网址: http://www.ytjjzz.cn/qikandaodu/2021/0319/591.html



上一篇:美国对亚太地区水援助之分析及启示
下一篇:特朗普政府对东盟政策走向

亚太经济投稿 | 亚太经济编辑部| 亚太经济版面费 | 亚太经济论文发表 | 亚太经济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亚太经济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